等待電梯左顧右盼之際,你可能會瞥見電梯門旁的小螢幕正放映著廣告,而這些小螢幕的主人可不是各家商品業者,而是台灣最大的戶外媒體集團—分眾傳媒所屬。多年以來,分眾傳媒靠著樓宇廣告,蠶食一幢一幢的住宅、商辦大樓,不僅開拓了台灣媒體廣告投放的新興場域,更成為同業難以取代的佼佼者。
隨著智慧型手機以及網路的高度普及,人們的行為模式隨即有了大幅與急速的改變,科技的進步帶來的產業變革不盡然全是美好,尤其對於傳統媒體廣告業而言,無疑面臨空前的窘境。網路平台的興起與電視的衰退速度成正比,看電視的人漸漸變少,廣告預算逐步萎縮,廣告效益也岌岌可危。「以前最大的媒體是電視,但現在已經在走下坡,不久後必然會有懸崖式的下降,從前投放在電視的廣告量跟效益必須要有一個出口,有一個轉移的方向。」分眾傳媒董事長林昱說,根據這十年看來,最大的出口就是數位網路。
然而數位網路又是好幾家公司共同競爭的世界級戰場,傳統線下媒體—報紙、雜誌與廣播,能觸及的群眾又更少,最有潛力的發展方向就是「戶外媒體」。隨著2019年初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投資後,分眾傳媒在這一年中持續擴張。雖然戶外媒體在創意發想上相對困難,呈現也有所限制,但分眾傳媒涵蓋全台樓宇數龐大,加上長期經營幾萬個管委會的硬實底子,擁有無法被同業取代的優勢,目前已經是市場上的唯一選擇。
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,影響到的不只是民生、旅遊,廣告業也是叫苦連連,而林昱帶領的分眾傳媒卻逆勢成長128%。在疫情期間,人們的生活變成兩點一線,也就是家裡(社區大樓)和公司(商辦大樓)兩個生活端點,在兩點一線的生活動線中,分眾傳媒成為最能影響消費者的新廣告媒體選擇。不過住宅和商辦是完全不同的情境,因此也研發了不同的營運。「住宅中的EIP系統和螢幕都跟辦公大樓不一樣,這段時期大家很注重防疫,而住宅EIP有內建負離子空氣清淨機,在電梯中有負離子空氣清淨機就是最大的優勢,目前很多大樓在排隊裝機器。」再透過東森線上線下整合資源,發展出住宅EIP通路行銷,朝著可大眾可小眾的模式經營,讓戶外媒體進駐到每家每戶,不只是大眾媒體,也能觸及地區性的小眾。
起初得知王總裁要投資戶外媒體廣告,林昱還特別打聽了王總裁的背景。「王總裁是一個極有特色的傳奇人物,有豐富的資歷,也是個工作狂、會議很多、會罵人等等的評價。」相處兩年的過程中,林昱發現王總裁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很自律,每天6點起床跑步,再去上班開會到深夜,六日也都在工作。「他是會隨著市場變化去挑戰、轉變的人,就算資產已經足夠,每天還是很用心地為了5,000位員工打拼,平常也很熱心公益,是很努力的企業家。」
從大學就投身戶外媒體廣告的林昱,在創業路上沒有師傅或老師教導,且戶外媒體不外乎就是公車捷運跟看板,需要不斷尋找創意跟特殊作法,讓林昱常常覺得徬徨。與王總裁共事的兩年,有了一個亦師亦友的前輩能提供建議和資源,林昱坦言在心態上變得比以往安心了許多。
如今擁有台灣樓宇廣告的主導權,林昱對於分眾傳媒的未來已經繪製好一幅藍圖。「分眾傳媒運用電梯EIP創造了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,讓戶外媒體除了是資訊傳播與播放廣告的平台,也是購物通路。」林昱語氣積極地表示,以前有電視購物,希望未來也能有電梯購物,等內部的軟硬體技術更成熟,未來分眾傳媒的電梯EIP模式將可以推廣到海外,為集團開拓出更大的全球廣告媒體產業布局。
◎網路資訊分享,歡迎大家收藏此文◎